导语:北京时间5月14日消息,国外媒体《旧金山纪事报》近日发表分析文章称,尽管以“永不邪恶”为企业宗旨,但谷歌仍然四处树敌。从麦迪逊大街到好莱坞,众多行业巨头已经磨刀霍霍,准备同后起之秀谷歌开战。
从某种意义上讲,恐惧也是动力。如果你将谷歌(Google)视为竞争对手,那么每过一个季度,你对它的担忧就会增加几分。自2004年上市以来,谷歌的市值已经超过了迪斯尼和麦当劳的总和。今年早些时候,谷歌成为了全球访问量最大的网站,并被评为全球最有价值品牌。由于谷歌在网络搜索和广告等领域占据了巨大的领先优势,微软和AT&T等特定行业的垄断者也举起了反垄断的旗帜。
此前有媒体报道,微软有意收购雅虎,以增强自身在互联网市场的实力。分析人士认为,这是微软为了抵御谷歌而出台的最强硬措施。硅谷著名投资者杰夫·克拉维尔(Jeff Clavier)表示:“事实上,谷歌就是新微软。”不过,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·佩奇(Larry Page)上周四反驳了这一说法,他表示:“随着谷歌更加强大和成功,人们有这样的看法也在情理之中。但是,我们已经充分借鉴了其它公司的经验和教训,因此不会成为一家令人恐惧的公司。”
自九年前由佩奇和塞吉·布林(Sergey Brin)创建以来,谷歌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为强大的公司之一。在盈利状况、公司形象和发展前景方面,很少有公司能同谷歌相抗衡。但是,在大获成功的同时,谷歌也招致了很多业内人士的批评和反对。一些硅谷高管认为,谷歌扼杀了很多创业公司,并且导致员工薪酬水涨船高;麦迪逊大街担心,谷歌进军线下广告市场,包括报纸、广播和电视广告市场的计划,将会触及传统媒体的利益;隐私保护组织惊呼,谷歌搜集了大量的用户信息,可能会被政府部门利用;好莱坞则对谷歌视频服务(YouTube)所引发的版权问题颇有微词。目前,已经有多家娱乐公司针对YouTube提起诉讼。
谷歌否认了所有的指责和指控。事实上,谷歌一直声称,该公司的创新模式可以给其它公司的业务带来促进作用。不论如何,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到谷歌股价的节节攀升。今年以来,尽管上涨势头有所减缓,但谷歌股价仍然一直处于高位,上周四报收于461美元。在整个硅谷,很少有人不看好谷歌的发展前景。
硅谷之王
按照硅谷的文化,谷歌堪称是硅谷之王。与其它王者一样,谷歌面临的既有顺从,也有反抗。新闻和社区论坛网站Topix的CEO里奇·斯克伦塔(Rich Skrenta)认为,谷歌已经将竞争者远远甩在后面,创业者甚至失去了向它发起挑战的勇气。他表示:“就目前而言,打造一个类似于谷歌的新搜索引擎没有任何意义。创业者的唯一希望在于谷歌尚未关注的领域,这些领域往往还没有明显的赢家。”
即便是大公司,也深切感受到了来自谷歌的巨大压力。此前有媒体报道,微软有意收购雅虎,或者同后者结盟,以缩小在互联网市场同谷歌的差距。据消息人士称,微软同雅虎之间的收购谈判已经中断,但双方以其它形式开展合作的大门仍然敞开。不论公司规模如何,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,都需要优秀的人才。但是,考虑到谷歌雄厚的经济实力,以及对人才的重视,要想在这场竞争中打败谷歌并不容易。
创业者詹姆斯·科里尔(James Currier)表示,他担任董事的一家公司近日失去了一名重要员工。为了留住这名天才,该公司开出了12万美元基本年薪加股权的薪酬条件。但是,他最终仍然选择了谷歌,因为谷歌提供的基本年薪高达37.5万美元。科里尔表示:“谷歌打破了整个体系的平衡。但是,你不能因此指责谷歌高管。因为如果我是他们,也会这样做。”不久前,科里尔将社交网站Tickle出售给了网络招聘服务公司Monster.com。
事实上,谷歌同硅谷一直保持着一种复杂的关系。很多业内人士对谷歌尊敬有加,尽管这家搜索巨头触犯了他们的利益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谷歌并不是一家完全独立运营的公司,它的利益同数千家公司紧密联系在一起。例如,很多网站都加入了谷歌的广告网络,并依靠谷歌共享的广告营收生存。如果没有谷歌,很多创业公司将失去存在的基础。在这一点上,谷歌促进了互联网的繁荣。
麦迪逊大街的看法
谷歌在网络广告市场占据的垄断性优势也引发了广告客户的忧虑,因为没有哪位高管希望过度依赖于一家广告服务提供商。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预计,谷歌2007年将在美国网络广告市场占据32.1%的份额。而在搜索广告市场,谷歌占据的份额将高达75.6%。与此同时,谷歌还在向其它广告领域进军,包括报纸、广播和电视广告市场。
不久前,谷歌宣布将以3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网络广告公司DoubleClick。通过这一交易,谷歌在显示广告市场的实力将大大增强。到目前为止,已经有多家公司和组织呼吁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仔细审查这一交易,因为它们担心谷歌会垄断整个互联网市场。在这些公司和组织中,包括微软、AT&T和纽约州消费者保护协会等等。微软和AT&T都曾是反垄断的对象,从它们一反常态地高举反垄断旗帜可以看出,谷歌已经让这两大行业巨头感到恐惧。
针对业界的反垄断呼声,谷歌CEO埃里克·施密特(Eric Schmidt)近日做出了回应。他表示,全球广告行业的总产值将达到1万亿美元,而谷歌仅占据了很小一部分份额。他说:“这是一个高增长行业,存在着大量不同的选择。终端用户可以选择,广告客户同样可以选择。”谷歌在广告市场全面出击,引发了麦迪逊大街的忧虑,传统广告公司已经将谷歌视为潜在的强大竞争对手。
令传统广告公司感到欣慰的是,谷歌进军线下广告市场的计划还没有获得太大的成功。不过,这些计划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,而且谷歌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。广告公司EVB的CEO丹尼尔·斯特恩(Daniel Stein)表示:“如同电话公司控制着线路和发射塔,谷歌在广告市场也拥有同样的能量。显而易见,谷歌不会轻易放弃这样的能量,或者不对其加以利用。”
好莱坞的新敌人
版权纠纷是谷歌目前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。好莱坞电影公司认为,谷歌旗下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存在着大量的侵权视频,这种行为侵犯了美国版权保护法。今年3月,维亚康母向美国纽约南区地方法院提起诉讼,指控谷歌和YouTube侵犯了其娱乐内容版权。维亚康母要求被告赔偿其10亿美元以上的损失,并停止进一步侵权。谷歌对维亚康母的指控予以否认,因为该公司总是按照内容所有者要求及时撤下侵权视频。
CBS新闻的前总裁安德鲁·海伍德(Andrew Heyward)表示:“传统媒体公司在同YouTube角力,这场争斗的胜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。版权内容的造价十分昂贵,传统媒体公司不太可能允许他人免费使用。”今年4月,NBC环球和新闻集团宣布将创建一个新视频共享网站,向YouTube发起直接的挑战。这一网站将于今年夏天正式推出,将为用户提供完整、合法的视频,其合作伙伴包括雅虎、AOL、微软和MySpace。谷歌面临的版权问题并不仅限于视频领域,其数字图书馆计划也遭遇了众多图书出版商的抵制。
隐私保护方面的顾虑
通过强大的搜索引擎,谷歌获得了有关用户行为的大量信息。隐私保护组织认为,谷歌保留的搜索记录和电子邮件可能会被执法部门所利用。数字版权组织电子边界基金会的高级律师科特·奥萨尔(Kurt Opsahl)举例称,假定一个人患上了艾滋病,而且不希望他人知道。但即使没有告诉任何人,只要可以查阅他在谷歌的搜索记录,就能知道这个秘密,因为他必然会通过谷歌搜索同艾滋病相关的信息。
为了打消用户的顾虑,谷歌今年3月宣布,将推出新的隐私保护政策,以增加将网络搜索请求同用户联系起来的难度。根据这一新政策,谷歌计划将服务器保存的用户信息“匿名化”,以增加将这些记录同用户身份联系在一起的难度。未来每18到24个月,谷歌都将进行一次用户信息“匿名化”的工作。这一时间安排主要是为了遵守各国政府的规定,很多国家都对搜索引擎保留用户信息的时间有专门要求。但奥萨尔认为,这一举措意义不大。
根据尼尔森互联网研究公布的最新数据,谷歌在美国网络搜索市场占据了53.7%的份额,是当之无愧的霸主。与之相比,雅虎尽管排在第二位,但市场份额仅有21.8%。借助于这一垄断性优势,谷歌在控制信息方面占据了非常关键的地位。例如,谷歌搜索首页已经成为了众多公司争夺的重要资源。
尚未建立邪恶帝国
尽管谷歌如此强大,但业界对它的反感还未达到上世纪90年代微软的程度。由于微软在操作系统市场形成了完全的垄断,并且借助这种垄断侵入其它领域,很多业内人士将其称为“邪恶帝国”。虽然谷歌也推出了很多新产品,但除搜索之外,这些产品很少能大获成功,原因是面临着其它互联网公司的强劲挑战。Guernsey研究公司分析师克里斯·勒托克(Chris Le Tocq)表示:“除谷歌之外,用户还有很多选择,因此我不能确定是否应将其称为‘邪恶帝国。’”
但勒托克也发出警告,如果谷歌形成了完全的垄断,客户离开它就无法正常运转,那时谷歌又将如何应对客户遇到的问题呢?搜索引擎广告公司Efficient Frontier的CEO埃伦·西米诺夫(Ellen Siminoff)认为,业界对于谷歌过于强大的担心也许没有必要,因为从科技的发展历史来看,市场格局总是在不断变化。她说:“Netscape曾经非常强大,AOL曾经非常强大,雅虎也曾经非常强大,现在轮到了谷歌。”
谷歌有多强大
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,谷歌发展成为了互联网巨人。谷歌究竟有多么强大?下面的数据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。
员工人数:12238人
2006年营收:106亿美元
2006年净利润:31亿美元
美国搜索市场份额:53.7%
今年3月全球独立用户人数:5.28亿人
市值:1435亿美元
股价:461.47美元(摩尔)
|